湖南省兒童醫院社工部
一、部門簡介
湖南省兒童醫院社工部于2020年5月成立,設置慈善專干,組建慈善管理專業團隊,搭建義診篩查、疾病救治、培訓研修、健康教育相結合的“四位一體”公益救助平臺,開展50余項愛心慈善項目。同年,社工部與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合作引進專業醫務社工,與湖南師范大學合作建立社會工作實習基地。
今年3月,成立了醫務社工與志愿者實體之家,全面整合各方資源,規范個案管理和小組活動,充分發揮醫務社工為患者提供入院適應、心理關懷等方面的作用。深化與政府部門的聯系,依托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覆蓋全省的兒童健康咨詢和醫療救助服務網絡。
二、特色服務模式
(一)“醫務社工+慈善聯絡員”人力互補模式
在成立社工隊伍的基礎上,成立一支覆蓋全院臨床科室的由醫護人員擔任的慈善聯絡員隊伍,發揮社工專業和醫學專業的互補職能,建立醫務社工和慈善聯絡員一對一聯絡制度,助力醫務社工一起做好患兒及家庭的服務工作。鼓勵醫務社工通過參加醫院相關學科專業培訓,提升其醫學基本常識。同時,每季度組織慈善聯絡員開展非醫療技能培訓,鼓勵慈善聯絡員自學社工知識,參加社工資格考試,獲取社工資質,目前已有6名慈善聯絡員獲取了初級社工證。
(二)“醫務社工+社區社工”全病程管理模式
對于慢病、重病患者,醫務社工服務只是完成了院內階段性的服務。為克服醫務社工院內服務的區域短板,倡導兒童全成長周期健康服務模式,湖南省兒童醫院與湖南省民政廳合作,在10個縣區試點開通湖南省基層社工站兒童健康服務和慈善醫療救助直通車的項目,打通基層社工站轉診-醫務社工院內服務-院后轉介基層社工站的通道,真正實現了社工兒童健康服務的全閉環管理,目前已經順利完成了60余例服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三)“醫務社工+志愿者”雙工聯動服務模式
醫務社工開展服務時,特別是組織繪畫治療、音樂治療、心理治療的過程,醫務社工自身的積累有限。醫院與北京仁愛慈善基金會聯合建立“仁者之心驛站”心理咨詢志愿者服務隊,擁有6名專業心理咨詢老師為住院患兒及家屬開展專業服務。與高校團委及志愿服務組織、藝術培訓機構等合作,組織來院開展病房陪伴、繪畫治療、音樂治療等志愿服務活動,先后打造了“色彩總動員”“魔術達人秀”“溫暖面對面”“藝術小課堂”等8大品牌病房活動,進一步創新了志愿服務活動的內容和形式。
三、特色服務項目
(一)麥當勞叔叔之家
湖南麥當勞叔叔之家患兒家庭援助中心是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資助、與湖南省兒童醫院合作的中國大陸首個“麥當勞叔叔之家”,聚焦于異地就醫的患兒及家庭的醫院旁的“臨時愛心住所”,為患兒及家庭提供免費的住宿和關愛支持服務。該中心于2016年1月啟動,距離醫院步行僅5分鐘,占地1200余平方米,配有17個帶衛生間的家庭客房及齊全而舒適的設施與服務,供醫院重癥貧困患兒家庭提供免費“住家”服務。同時,中心有專職醫務社工與志愿服務團隊為患兒及家庭心理支持、親子課堂、節日活動、暖心餐飲等服務,讓患兒在治病期間也能擁有健康孩子的生活。
(二)湖南省基層社工站直通車項目
為充分發揮全省基層社工站服務群眾的網絡優勢,切實讓醫療困境兒童能夠充分享受到省級優質醫療資源,不斷擴大兒童醫療公益慈善救助的覆蓋面,提升就醫獲得感,在省民政廳、省衛健委的領導和支持下,湖南省兒童醫院于2021年3月19日啟動“湖南省基層社工站兒童健康服務和慈善醫療救助直通車”項目,有力助推了健康湖南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目前,社工部已安排3條專線(健康咨詢專線、轉診服務專線、慈善救助專線)以及1個微信服務群進行專人、專線一對一實時咨詢的閉環管理;醫務社工與社區社工針對轉診患病兒童開展個案協同服務,合力形成“站點-醫院”互聯互通的社會支持網絡。
(三)新陽光病房學校項目
兒童白血病是兒童階段最高發的癌癥,70%的兒童白血病患者可以在2-3年的治療后被治愈。但是,長期的住院,讓他們失去了小伙伴。漫長治療期間的免疫力低下,讓他們不能參加任何健康孩子的集體活動。大量的藥物作用,致使他們語言、運動等諸多能力減退。“新陽光”病房學校的創立是為了讓白血病孩子們能夠保持他們的學習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幫助他們順利回歸學校、回歸社會。新陽光病房學校志愿者逢周三、周四、周五下午在醫院血液腫瘤科開展藝術課堂、趣味桌游、科學實驗、一對一陪伴或家庭分享會等服務,以陪伴式教育還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